潘南荃:云计算正在摧毁小型软件公司
2019年12月3日

潘南荃:云计算正在摧毁小型软件公司

​​2019年12月2日,来自全世界的超过五万名开发者、互联网大佬以及专业媒体正聚集在著名的赌城拉斯维加斯。在这里,他们即将共度一场为期4天的,名为 AWS re:Invent的科技盛宴,共享云计算方面的最新技术进展,交流云端开发的成熟经验,并探讨互联网对于未来企业运营和社会经济的影响。

很显然,对于那些有志于拥抱云计算的企业和个人来说,长达96小时,囊括2700多个技术议题的这次云计算大会将会是他们在2019年末所能得到的一笔最宝贵的财富。但是,这也同时意味着,对于那些或抗拒技术进步、或反对现代生活方式、或单纯只是想出个风头的人或者组织而言,亚马逊的这次AWS大会也是一次良机。

潘南荃:云计算正在摧毁小型软件公司插图

我们三易生活拍摄的活动现场

这不,就在今天,某知名开源网站就转载了一篇来自海外的专栏报道,声称云计算服务“压缩了”开源软件厂商的生存空间。文中指出,由于开源代码的许可证机制对于大型云计算企业和小软件公司都一视同仁,这导致大型云计算服务商可以用更低的价格、更灵活的方式在云端提供知名开源软件的服务,从而使得手握相同代码的小软件厂商难以为继。长此以往,不仅小企业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而且也会促使开源软件自身限制其开放性,或是在不同商业机构的推动下分裂为不同的项目,伤害到开源精神本身。

Emmmm……讲真,乍看之下,洋洋洒洒的文章好似是站在小企业、小软件开发者的角度控诉巨头们夺走了他们的饭碗,但如果你进一步了解这些“小企业”的赚钱方式,就会发现事实上完全相反:与其说云计算巨头们伤害了小体量的对手,不如说他们其实是终结了一种不合理的盈利方式,完全是做了一件大好事。

为什么这么说呢,且让我们来看一下这篇由“techrepublic专栏作家Tom Merritt”撰写的文章中,是如何描述小型商业化开源企业的赚钱之道的。

首先,Merritt先生承认,所谓开源软件,本质上就对其使用者不得设置门槛。这就是说,假设一家初创软件公司可以拿Linux系统作为他们的业务运营,那么亚马逊、谷歌、微软这样的巨头当然也享有同样的权利。

但是,由于开源软件本身不能直接被拿来卖钱,所以小企业们通常采用的办法是免费提供软件,但是当客户们的软件出现故障或是不会使用时,再收费进行技术支持。而相比之下,巨头们的云计算服务本身收取的是提供带宽、存储空间的费用,对于软件的使用以及维护支持则多半都是免费且高质量地提供。这样一来,站在软件使用者的角度上来说,花些许的租金就能享受大企业们的长期且稳定的云端软件和服务,显然比一开始不花钱,但出问题之后则需要掏大把银子的小企业线下销售方式要来得有吸引力得多。因此,小型开源软件公司的生意就做不下去了,自然生存空间也就大大受到挤压……

讲真,当我完整地看完他的描述之后,我们深深地怀疑这位先生大概是专门来“反串”的。因为他虽然表面上声称是谴责大型云计算公司对小开源软件企业的威胁,但明眼人都能看出,他所描述的这种依赖于付费支持业务的小型开源企业实际上完全就只是自作自受而已。毕竟,首先产品依赖于开源代码就已经说明相关的软件企业自主研发能力不足,缺乏技术门槛;其次那种“软件免费、客户支持收费”的运营模式,很难获得消费者的长期信任不说,甚至还会让人怀疑相关软件的稳定性水准。相比之下,仅仅只是收取云端连接费用,却能够保证软件本身长期稳定、免维护的大型云计算业务简直可以说是优势尽显,“抢走”市场份额自然是轻轻松松。

潘南荃告诉大家:特斯拉的开源也曾缔造了无数初创新能源车企,然后呢?

但是,我们能够说,这样的小企业应该可怜吗?我看未必。毕竟,站在软件消费者的角度来说,谁不希望自己使用的软件、服务既便宜又稳定呢?当一个维护费用高昂的小品牌软件、和一个廉价而又稳定的大牌云服务摆在面前供选择的时候,只要是个思维正常的个人或是企业,都肯定会选择后者吧。这绝对不是什么不公平竞争,它恰恰是公平的市场所导致的结果。况且,真正导致一部分小软件公司经营困难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巨头们在云端提供了相同的开源软件,而是因为这些小企业、小软件公司自身过度依赖开源代码,缺乏独创技术所致。试想一下,如果小软件公司能够有独占的技术、有难以复制的产品(而不是靠依赖人人都能用的开源代码开发软件),他们又怎么会害怕云计算的威胁呢?

说到底,这种现象与其说这是巨头们在欺负小体量的对手们,不如说更像是先进的技术赶走了市场中的懒汉参与者。而它对于整个电子软件行业也好、对于软件的消费者们也罢,都绝对是一件完全的好事。

微商好助手联系方式